贵阳涌泉服装有限公司

专业定制各企事业单位,厂矿机关团体的男女西服,金融、交通、通信、城管制服。学校、宾馆、酒店、医院、药业、食品及各种职业服装和劳保用品等。

联系方式
  • 联系人:杨经理
  • 电话:0851-84837041
  • 邮件:1045080523@qq.com
  • 手机:18184100996
  • 传真:0851-84837041
产品分类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找寻中国服装设计走向国际的“密钥”
新闻中心
找寻中国服装设计走向国际的“密钥”
发布时间:2017-05-12        浏览次数:952        返回列表
 不久前,“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抢救传承设计创新”博士项目培养的我国首批服装设计学博士于北京服装学院毕业。不同于以往的学术型博士,该项目在强调理论的基础上,更强调“设计创新”,旨在弥补以往服装类博士理论水平高但设计创新能力不足的现状,探索专业型博士培养的新模式。而首批毕业的两位博士,其中一位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李迎军,另一位是北京服装学院的副教授楚艳,他们不仅都拥有自己的服装设计品牌,在业内也都享有较高的美誉度。其中,楚艳还曾担任北京APEC会议领导人服装设计师,领导人服装全部款式和女配偶的部分款式均出自她的设计。

从“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抢救传承设计创新”博士项目及两位博士生的个人成长经历中,我们能反思很多内容:如何改变高精尖缺人才培养过程中,理论重视有余、实践能力不足的现状?中国服饰设计如何处理好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如何在继承传统的过程中树立“中国自信”?在逐一分析这些问题之后,我们就能找寻到中国服装设计从国内走向国际的“密钥”。

  ——编 者 

      

李迎军,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代表作有《汶川羌》(羌族)、《茶马古道》、《天山下》等,服装设计作品曾荣获国际、全国专业大赛的金、银等多项奖励。其中,《绿林英雄》荣获“兄弟杯”国际青年服装设计师作品大赛金奖,《线路地图》荣获法国国际青年服装设计师作品大赛国家奖。

楚艳,北京服装学院副教授,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北京APEC会议领导人服装设计师,领导人服装全部款式和女配偶的部分款式均出自她的设计。

3月10日,对李迎军和楚艳来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天,下午1点30分,他们作为中国首批服装设计博士研究生要参加严格的毕业论文答辩,而另外一边的1号秀场,模特们已经换衣化妆,二人的博士毕业设计创新作品发布会也即将开始。

李迎军的作品通过梳理20世纪20、30年代旗袍造型的现代化嬗变,探讨被遗忘许久的传统“十字型结构”在当代再生的可能性;楚艳的研究则挖掘唐代服饰的红色体系,以探索敦煌唐代元素在现代服饰中的创新应用。

作为导师之一、博士项目主要负责人的北京服装学院院长刘元风这样点评:“两位毕业生致力于研究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现代化问题,探索传统服饰文化如何与当代时尚设计、与当代生活方式相融合,由此赋予传统服饰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而这样的探索是中国服饰设计水平提升、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这也正是博士人才培养项目的重要使命。”

盲目抄袭、文脉割裂、创新薄弱,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服装设计水平提升的“顽疾”

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的服装设计没有树立起足够的自信,在水平与风格上也不尽如人意。具体表现在设计师普遍欠缺系统的理论学习,缺乏足够的理论修养,知识体系不完备,而理论功底相对扎实的博士毕业生又缺乏足够的实践与设计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不足。同时,对于我国传统服饰文化中的经典意象知之不够,了解不深,不知该如何与当代的设计元素相结合。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离不开大的国际背景。18世纪中叶,以英国为首的工业革命在变革生产方式,开拓国际市场的同时,也建立起以西方为主导的国际时尚体系。处于上游的“时尚之都”伦敦、巴黎等借此向国际市场推销服装产品、传播时尚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形成服装设计领域的垄断性话语权。“这导致了中国服装设计人才培养在起步阶段就陷入了‘从形式到形式’的误区,完全拷贝西方,而这种‘拿来主义’的技术性模仿直接导致了中国服饰文化在主体性上的缺乏。”清华美术学院肖文陵教授认为。

此外与我们设计人才培养的匮乏也有必然关系。以劳动密集型、代加工为特征成长起来的服饰行业对于人才的选、用、育、留机制不健全,很难为高端设计人才提供充足的成长环境。在香港服装学院院长周世康看来,“高端服装设计人才的匮乏是困扰我国服装设计做大做强的根本原因。”

文化主体性的建立与中国服装产业的发展共同呼吁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顶级服装设计师的诞生,但反观我国服装设计人才的培养,体系却并不健全,“院校的博士生培养,多是理论方面的学术型人才,理论基础扎实,实践创新能力却不足,而既有传统文化素养及其理论根基,又有古今中西交融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师资短缺。”刘元风介绍。

一手抓理论,一手抓设计,高端服装设计人才应理论与实践并重

当下,我国服装设计人才走的是“院校培育、企业培养、行业培植”的路子,中国服装协会会长陈大鹏介绍。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如何平衡学院与市场、传统服饰文化与全球时尚潮流之间的关系呢?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同学校做了多元的探索。

北京服装学院瞄准的是国家发展急需的服装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设计人才的方向,力求在理论与实践,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一条连接线。2012年10月,北京服装学院经过6轮学术评审,从全国多所申请高校中脱颖而出,成功获批了“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抢救传承与设计创新”博士人才培养项目,该项目就是旨在探索一条与传统学术型博士不同的高端设计人才培养新路径。

该项目共分为三个方向——“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研究”“中国传统服饰传承研究”与“中国传统服饰的设计创新研究”。第一个方向重在传统史论与现代设计创新之间建立联系,如研究我国经典团花图样从唐代到晚清究竟呈现出怎样的流变,探讨当代应用;第二个方向重在传统民族服饰的抢救与传承,如博物院纺织品修复就需要大量这个方向的人才;第三个方向也就是李迎军和楚艳选择的方向,更具实践性要求,要求学生在打好理论功底的基础上,将传统服饰与当代时尚设计结合起来。“一手抓理论,一手抓设计,高端服装设计人才应该是理论与实践创新并重的,只有用这种人才培养的思路,才能真正培养出胸中装有传统文化,同时具备国际视野的高水平设计人才。